「至今你有過什麼特別的經歷?」

如果有人突然提出這個問題,你會怎麼回答?

或者說,你能回答嗎?

 

Walter Mitty是《Life》雜誌的底片資產部經理,雖然部門的名稱很冷僻,但其實他跟路上隨處可見的上班族沒什麼兩樣--認真踏實地完成沖洗與保管每一張底片的工作。

面對上面的問題,除卻腦袋中天馬行空的冒險,他只能輸入一整頁空白。

正當人生被決定要如此潔淨地走過時,一張消失的二十五號底片,為它重新上色。

這張尚未沖洗出來的照片,已有了名字,叫作「生命的本質」。

 

我們都曾夢想過自己無所不能,但也常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,開始相信自己並不是與眾不同。

或許自那時起,我們便裁下那張二十五號底片,藏到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地方,藏在白日夢裡。 

 

我們仍然無所不能,但回神後,連自己都會嘲笑自己。

於是白日夢越來越多,夢裡的冒險越來越神奇,

現實中的我,卻越來越沉默。

 

彷彿知道自己將來會如何、未來的道路該走向何處,我們堅信不疑地往目的地走去。

但這條路是誰開闢的?

為什麼我們會走在這條路上?

 

就像Walter Mitty,我們害怕、畏懼改變,

認為現狀是自己所能達到的最高極限,

結果是我們自己,將那條路建造得如此狹窄。

 

<白日夢冒險王>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劇情,

但導演Benjamin Edward Stiller想傳達的意念,很清晰地展現在觀眾眼前。

正因為它如此不加修飾,讓理念能夠不參入丁點雜緒地衝擊每個人的腦袋。

 

對我來說,

這部作品,以電影的角度來看,分數可能不如預期。

但以意義傳達的面向去思考,是十分深厚的作品。

 

 

你的夢,還在嗎?

 

 

「我現在越來越少做白日夢了!」

Walter Mitty在找回底片後這麼說道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螺絲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