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.jpg

這是我第一次看泰國舞蹈表演,

卻跟我印象中,甚至場外展示的相片、解釋,都差距很大。

 

編舞家兼舞者皮歇‧克朗淳(Pichet Klunchun)成立了泰國的第一個當代舞團,

也因此,這次演出,與其說是泰國舞蹈表演,不如說是泰國舞團表演。

當然,其中還是有融合泰國傳統舞蹈與文化的元素,

但以我這種外行人看來,是微乎其微的,

反而容易被「泰國」這個名詞而定下既定印象。

 

一開始看完,

給我的感覺是想要掙脫、想要擺脫束縛,即使跟其他人都不一樣,

最後一人仍舊奮力地舞著,

或許是提早看過簡介,

覺得要在資源、人力尚不充足的環境下,

以現代、演進的方式重新詮釋傳統舞蹈,可能會遇到多種困境,

而將這份想法代入作品中。

當每個人都興奮且雀躍地舞著,歡呼著,

音樂節奏也跟著喧鬧起來時,

我的目光總是不由自主地膠著在歡樂背後那個還在努力跑步的少女,

如此繽紛的歡樂下,

卻帶給我隱隱的哀戚。

 

表演結束後還有三十分鐘的解說、交流時間,

這讓我大大開啟了對這部作品的想像,

思維也不僅著重在作品本身,甚至到人生哲學。

 

為什麼大家都只在老舊的、黑暗的、孤獨的時候談起鬼?

鬼又是什麼?泰國文化,或是皮歇‧克朗淳自己,是如何解釋「鬼」這個摸不到又看不見的抽象事物?又該如何帶給觀眾?

從空,到我,到情緒、感觀,

從圓圈中心,到迴圈,到迴圈外,到觀眾席,

從舞者,到表演,到整個人世間,

鬼其實,就在「這裡」。

 

非常非常難得地,

這是一次我認為幾乎比演出本身還要精采的座談會,

當然不是說表演本身多糟,

而是透過他生動的解說,

即使語言不能直接溝通,

但你可以很清楚瞭解他的理念,不管是在舞蹈上,還是人生哲理上。

他對於舞台設計、音樂、舞者動作、作曲理念、文化意涵等等,

不僅有確切目標,更能精準地表達出來,

有種「不愧是表演者」的感覺。

如果你已經花了七十分鐘看他的舞蹈,

不妨再留下三十分鐘。

 

除此之外,

非常建議大家在觀看完作品的前後,

兩次觀看一樓的展出。

皮歇‧克朗淳以像是系統化、力學、科學的方式,

剖析、展示給我們看到泰國傳統舞蹈中,

五十九個基本式中,舞者的身體律動,與空間,與時間,與體內力量連結的關係,

這支舞有很大一部份就是從此發想的。

如果看得懂泰文的朋友,

更可以看到圖片旁,皮歇‧克朗淳的親筆筆記。

 

傳統,不是只固守著傳統就可以完整保留的,

其中的精神,背後的文化才是精髓,

而其餘表象,就像他說的情緒,形式可以有很多種,解釋方法五花八門,

你能選擇要哭、要笑,但每一次的哭泣與笑容,都不會是一樣的。

 

明天是最後一場演出了,

所以我這篇心得也不好打太多雷,

而且急著要推薦給大家,內容可能會太過雜亂。

覺得內容朦朧模糊,

或是稍稍提起點興趣的,

目前還有少量票券還沒有售出,

推薦大家親眼親耳欣賞,

相信會有更多感觸。

 

購票與介紹網址:

http://www.cloudgate.org.tw/ticket/detail/6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螺絲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