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很多人問我:「你的母語就是中文了,你為什麼還要讀中文系?」或是「中文系都在念古文嗎?」

我想,簡單來說,中文系是在教你怎麼閱讀。

閱讀不難,難的是怎麼去解釋、去理解你讀到的東西。

 

一個人寫作,都是為了要表達什麼。

奇怪的是,他們同時也不希望讓人能夠完全、直接的了解,於是利用一些技巧將部份訊息隱藏。

讀者在使用自己的解讀方法後,得到的是什麼呢?是作者的想法,或是自己的臆測?

「字」只是一種記載的工具,傳意的是「詞」,而一個「詞」擁有的意義又太多了,你怎麼知道作者當時想用的意思是哪一個呢?

拿最簡單的「來」字說,第一印象的解釋是什麼呢?

「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『往』、『去』相對。」

(參照 http://www.zdic.net/z/15/js/4F86.htm )

但這個字原本的意思,其實是「麥」。

(《說文解字》:來,周所受瑞麥來麰。)

這兩者的不同,自然不用多加論述。在訓詁學中要學習的,就是如何避免這類的誤解。

 

但不僅是古書,即使是現在日常中也會遇到這種誤解的問題。

好比說看古裝戲時,常常可以聽到皇上自稱「朕」。

但是閱讀屈原的《離騷》時,卻可以見到像「回朕車以復路兮,及行迷之未遠」的句子。

於是有些人就根據屈原與楚懷王為同族去作解釋。

但其實,直到秦朝之後,「朕」這個字才開始成為皇上的專稱。

《爾雅‧釋詁》:「朕,身也。」

可見在秦朝之前,「朕」這個字是第一人稱代詞,不論是誰都可以用來稱自己為「朕」。

 

除了上述的時間差異之外,文化與空間上的差異也會形成這種問題。

像是看日劇時,只要有人出門後回家,見到家人的第一句話,往往都是:「ただいま。」(我回來了。)

而屋內的人則會回:「お帰りなさい。」(歡迎回來。)

這兩句話對東方人來說,是種接近招呼語的功用。

但讓西方人來看,這兩句話應該怎麼翻譯呢?

以英文來說,如果直翻的話,這兩句話可能會被解釋成:「I'm home.」「Welcome home.」

但是以西方人的角度去解釋這兩句話,是很沒有邏輯的。

因為「I'm home.」通常是進家門之後,沒有見到家人,所以向室內呼喊的一種說法。

都已經面對面了,為什麼還要說「I'm home.」呢?

最簡單應該直接翻譯成「Hi.」「Hi.」就好。

如果沒有辦法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,就有可能會出現上面這樣的問題。

所以閱讀不應該只照著自己的方式去解釋,想了解一個作品,就必須要知道它牽涉的不僅是文字,還有整個時空背景、作者當時心境……等等。

 

可是像讀文學作品的時候,讀者也不能單純的去考究詞意,想像空間也是作品有美感、有深意的地方。

所以如何在美感與理性之間取得平衡、有所取捨,才是真正開始在「閱讀」。

 

人在閱讀前,總帶有「前理解」,可能是本身的生活背景、個人喜好、學習歷程……等等,

廣泛來說,「美感」也是根據這些「前理解」而來的,這也是作品能夠在眾人面前呈現多種面貌的原因。

如此看來,「前理解」是不能夠消失的。但如果用「前理解」這種可以說是不公平的方式去評斷作品,只能說是種偏見。

對作者、作品有全盤的了解後再閱讀,才能接受彼此的差異,才可以說是一種尊重,

不論是對作者、作品,對文化。

 

最後,附上江弱水先生的<撕扇記--美言不信的蔣勳>。

沒有人是面面專精的,所以對任何事物,即使是已知,或認為是日常基本常識,都還有學習的空間。

了解後得到的美,不會比較少。

http://news.takungpao.com.hk/fk/brexpo/book/2012-12/1357459.html

arrow
arrow

    螺絲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